概況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是全國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國際交往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國際城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辦公所在地。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經老城西南,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下轄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房山區、大興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平谷區、懷柔區、密云縣、延慶縣等16個區縣。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萬人。
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擁有6項世界級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著三千余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
行政區劃
明清時設置順天府管轄首都地區,地位與今日的北京市類似,但管轄面積不同。
民國初年北洋政府仍定都北京,1913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范圍規格與順天府大致相同,直隸于中央。
1928年6月,北伐軍攻入北京,乃廢除京兆地方建制,改北京為北平,初設北平特別市,直隸南京國民政府,后改稱北平市,隸屬于行政院。日據時期成立北京市政府,日本戰敗投降后恢復原北平市建制。北平市所轄范圍較之前順天府、京兆地方及今日北京市為小,大致包括今西城區、東城區全境,朝陽區大部、海淀區南半部、石景山區南部和豐臺區北半部。
解放后北京的行政區劃范圍經過五次調整,直到2010年形成了今天16區的格局。截至2010年,北京共有140個街道辦事處、142個建制鎮、35個建制鄉、2554個社區居委會和3955個村民委員會。其中地處北京二環路以內的東城區、西城區兩個區是傳統上的內城區,而隨著城市的擴張,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和石景山區也被認為是城內地區,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規劃中北京市城區的范圍是北京五環路以內。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先后有數個近郊縣改為區。
2010年7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市政府關于調整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請示,同意撤銷北京市原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撤銷北京市原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
人口
201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14.8萬人 ,比上年末增加45.5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802.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8%。常住戶籍人口1312.1萬人。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825.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86.3%。常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89人,比上年末增加28人。
國家統計局北京市調查總隊公布2012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069.3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73.8萬人。[7] 而新華社報道2009年末北京市公布常住人口突破2200萬 ,外來人口是509.2萬人,實際上北京市的外來人口已經有8、900萬人(2009年),而且還在繼續增長,如果加上外來和流動人口,則超過1.69億 ,居全國之冠,也是全球人口第一大都市,已經大大超出日本東京都市圈3400萬的人口總和。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8.06‰,死亡率4.56‰,自然增長率3.5‰。北京的本地人口和外來及流動人口的比例是1:16,是全國外來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
交通
鐵路
北京是中國鐵路網的中心之一,主要有北京到香港九龍的京九鐵路,北京到上海的京滬鐵路,北京到廣州的京廣鐵路,北京到哈爾濱的京哈鐵路,北京到包頭的京包鐵路,北京到原平的京原鐵路,北京至桂林高鐵(京廣高鐵->湘桂高鐵),北京到通遼的京通鐵路和北京到承德的京承鐵路。在國際鐵路運輸方面,去往俄羅斯各城市、蒙古都城烏蘭巴托和朝鮮都城平壤以及去往越南都城河內的列車均從北京發車。
京津城際鐵路于2005年7月4日開始修建,2008年8月1日正式開通,北京和天津兩地的路程被縮短為半小時。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京滬兩地進入5小時經濟圈,千里京滬一日得以實現。
主要車站:
北京站:位于東便門西側。建于1959年,是全國鐵路客運重要樞紐,北京第三大火車站。
北京南站:位于永外大街。2008年改建完成,成為亞洲第二大的火車站,是京滬高速鐵路的重要站點(僅次于鐵路上海虹橋站)。
北京北站:位于西直門。建于1905年,是京張鐵路上的車站之一,F北京北站于2009年改建完成。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機場,位于北京市順義區(行政屬朝陽區),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幾乎所有北京的國內國際航班均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亢推痫w。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在2012年達到8192.9萬人次,僅次于美國亞特蘭大機場,位居全球第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的主要中心。機場和北京市區間由北京機場高速公路連接,在路況良好的情況下只需約40分鐘即可到達。北京市還修建了一條北京地鐵機場線,從市區東直門到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2航站樓大約需要15分鐘。
北京還建有5座機場:北京南苑機場、北京良鄉機場、北京西郊機場、北京沙河機場和北京八達嶺機場。這些機場除南苑機場同時為軍民合用外(為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的基地機場),其他均為軍用機場。
道路
北京老城區(二環路以內)的城市道路是棋盤式的格局,橫平豎直。東西方向的道路有長安街(復興門至建國門)、平安大街(東四十條豁口至車公莊)、廣安大街(廣安門至廣渠門)。南北方向的道路有中軸線,從玉蜓橋到雍和宮的東線和開陽橋到積水潭橋的西線。東線路過方莊、紅橋、崇文門、東單、東四、北新橋和雍和宮;西線路過菜市口、宣武門、西單、西四、新街口。因為天安門廣場和紫禁城的原因,北京的中軸線分為北中軸和南中軸。北中軸從地安門向北,經鼓樓、北辰路,達奧體中心;南中軸從前門向南經天橋、永定門,達三營門。南中軸和104國道重合。
2012年末,北京市公路里程2145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23公里,增加11公里。城市道路里程628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4公里。
公交
2012年末北京市公共電汽車運營線路779條,比上年末增加30條;運營線路長度1954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7公里;運營車輛22146輛;全年客運總量51.5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4%。
2013年初北京市地鐵運營線路17條,運營線路長度456公里。2012全年客運總量24.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3%。
公交車票價通常為1元起價,遠郊區縣為2元。而公交卡每次乘坐的刷卡費用以0.4元起價(學生卡0.2元起)。
出租車
2013年北京市出租車日均運送190萬人次,占總出行量的6.6%,里程利用率約68%。 2013年6月10日起調整北京出租汽車價格標準,新的出租汽車價格為:3公里以內13元,基本單價每公里2.3元。燃油附加費每運次1元。低速行駛和等候費每5分鐘早晚高峰期間加收2公里租價(不含空駛費),其他時段加收1公里租價(不含空駛費)。預約叫車服務費為提前4小時以上預約每次6元,4小時以內預約每次5元。單程載客行駛超過15公里部分收取空駛費,基本單價加收50%的費用。
汽車牌照
京A(1996年前);京B(出租車);京C(1996年);京E(1997年);京F(2002年);京G(郊區戶籍車);京H(2003年);京J(2005年);京K(2006年);京L(2007年);京M(2008年);京N(2008年);京O(公安) ;京P(2008年);京Y(郊區戶籍車);京V(中央直屬部隊);京Q(2012年)。
北京地鐵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北京地鐵實行全程2元票制,成為國內票價最低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2013年初已建成的地鐵共16條,運營線路總長度442公里,車站261座,換乘站數量36座。目前北京市共有地鐵線路17條,總線路456公里。預計到2016年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達到664公里。預計2020年北京地鐵線路將達31條,總長超過1000公里。
經濟
2011年全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其中人均GDP達到80394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2447美元;2011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萬大關,達2018.6萬人;2011年12月,北京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4%。
按2010年世界銀行劃分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貧富程度標準來看,北京實現的人均GDP已處于上中等富裕國家地區的上游,接近富裕國家地區的水平。
2012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增幅比上年略低0.4個百分點。北京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6024元,折合13686美元。
加快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支持文化企業重組、改造和上市,預計文化創意產業總收入超過9000億元,增長20%以上。國內外旅游人數達到2.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216.2億元。第三產業比重為75.7%。
更新淘汰老舊機動車22.4萬輛,新增純電動車1100輛,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全面下降。
北京是綜合性產業城市,綜合經濟實力保持在全國前列,第三產業規模居中國大陸第一。
2012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第1名。
初步核算,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00.6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1.8億元,增長3%;第二產業增加值4352.3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14986.5億元,增長7.6%。按常住人口計算,北京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3213元。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0.8:22.7:76.5變為0.8:22.3:76.9。